大家都知道的,阿胶很有滋补作用的一种保健品。可以有补气血的作用,还可以调理体质。对于容易衰老的人群来说有抗衰美容的作用。它是不错的滋补品,但是食用也是有一些禁忌的哦,一些人不适合吃阿胶,有哪些呢,一起来看看小编的这些介绍吧。,1、爱上火的人不宜吃阿胶比如心火、肝火、肺火,甚至阴虚有火的人,如果只用阿胶,还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呢,火会越来越大。2、体内湿邪重的人不宜吃阿胶可表现为口干口苦口黏、乏力、头晕或者头迷糊、肚子胀、大便不好,最重要的是舌苔厚腻,或者白或者黄。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的人群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吃的哦,以免给身体带了一些影响。3、有伤口的人不宜吃阿胶阿胶是活血的,所以如果有伤口就不能马上吃,等伤口结疤了再吃,不然伤口结不起来。4、脾虚者不宜吃阿胶即消化功能低下的人,主
拼音YǎnZhōuJuǎnBǎi别名金不换、金扁柏、金扁桃、石养草、田鸡爪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花肺金、茯苓蕨、飞扬蕨,烂皮蛇、扇卷柏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石卷枯(《陆川本草》),金花草、千年柏、孔雀毛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地柏拟《四川中药志》),红凤尾草、鸡胶裂、凤凰尾、不黄草、墙边柏、饼花草、花眉胶(《闽东本草》),枯叶草、细叶金鸡尾、地侧柏、虎牙骨、虎毛草、肺经草、松柏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卷柏科植物兖州卷柏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14~45厘米。主茎直立,下部不分枝的部分长6~15厘米,圆柱形,稻秆色,叶覆瓦状贴着,卵状矩圆形,渐尖,基部心形;上部3回羽状分枝。枝上的叶较密,异型,排成4行;侧叶不对称,急尖,长2毫米,宽1.25毫米,
拼音XiónɡGǔ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(G.Cuvier);马熊UrsuspruinosusBlyth;棕熊UrsusarctosL.,以骨骼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西南。性味咸、微辛,温。功能主治除风湿。主治风湿骨痛。用法用量配方用,1~2两,作煎剂或酒剂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拼音XiónɡGǔ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骨。捕得熊后,剥去皮肉,留下四脚爪上的皮毛和爪,再剔净残存筋肉,阴干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熊胆"条。生境分部主产黑龙江、吉林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性状一般多用四肢骨,头部、躯干部骨少用。四肢骨与虎骨相似,但较细长,质轻而松,关节亦较不发达。前肢肱骨有喙粗隆三条,下端靠近骨环处无小孔(即无"凤眼
对于女性朋友来说,阿胶是非常好的一种补品,尤其是在月经期和生完小孩以后,可以通过服用阿胶来改善。准妈妈在诞下小宝宝后,虽然心情很喜悦,但是产后由于失血,准妈妈们自身就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,若是大家并不加以处理的话,相信对产后女性的危害很大,影响更广。那么准妈妈分娩之后,可以吃阿胶吗?,,产后是可以食用阿胶的,产后由于产妇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差,免疫力较低,及时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是十分的有必要的。阿胶当中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,是一种很好的滋补佳品。产后可以适度的食用阿胶,应避免过量食用,以免出现上火症状。,,女性产后适时适量服用一些阿胶可较快地恢复体质,增进食欲,使新妈妈精神健旺地尽快投入到新生活中去。生完孩子之后会有恶露,如果是剖腹产的话,会有伤口,所以不建议马上吃阿胶,最好
拼音FùShéZhī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脂肪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绵裹塞耳聋,亦敷肿毒。"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拼音FùShéZhī英文名Pallaspitviperfat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蝰科动物蝮昆的脂肪。,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gkistrodonhalys(Pallas),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捕捉后,剖腹取其脂肪,鲜用。原形态蝮蛇,全长60cm左右。头略呈三角形,与颈区分明显,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,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,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,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,略呈星状;腹面灰白,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。鼻间鳞宽短,排成“∧”形;眶前鳞2,眶后鳞2(3),眶璨来新月形,颞鳞2+4(3);上唇鳞2-1-4(2-
拼音XiǎoJīnNiúCǎo别名细金牛草、小金不换、七寸金、紫背金牛、紫花地丁[广东]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花远志PolygalaarvensisWilld.(P.telephioidesWilld.),以全草入药。秋季采集,晒干。性味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散瘀止血,化痰止咳,解毒消肿。用于咳嗽胸痛,肺结核,咳血,尿血,便血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,小儿麻痹后遗症,肝炎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3~5钱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拼音XiǎoJīnNiúCǎo别名小兰青、细叶金不换、细金牛草、金牛草、小金不换、七寸金、瓜子金、红丝线、紫背金牛、紫花地丁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小花远志的带根全草。,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arvensisWilld.[P.t
拼音ZǐNánGēn出处《江西手册》来源为樟科植物紫楠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紫楠"条。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,催产。复方①治跌打损伤:紫楠鲜根二两。捣烂煎水,米酒为引服。,②催产:紫楠鲜根一两。煎水服。能使怀孕超月未产的孕妇生产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拼音ZǐNánGēn英文名rootofShearerPhoebe出处出自《江西草药手册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紫楠的根。,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oebesheareri(Hemsl.)Gamble,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紫楠大灌木至乔木,高5-15m。小枝、叶柄及花序密被黄褐色或灰黑色柔毛或绒毛。单叶互生,革质;叶柄长1-2.5cm;叶片倒卵形、椭圆状倒卵形或阔倒披针形,长8-27cm,宽3.5-9cm,先
拼音LánShíCǎoGuǒ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兰石草的果实。9~10月采摘。功能主治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治月经不调,下腹疼痛,便秘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拼音LánShíCǎoGuǒ英文名FruitofTibetLancea出处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兰石草的果实。,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nceatibeticaHook.F.EtThoms.,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-7cm,最高不超过15cm。除叶柄有毛外其余无毛。根壮茎细长,节上有1对鳞片。叶对生,成莲座状,通常6-10片;片近革质;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或匙形,长2-7cm,先端钝,常有小凸尖,
拼音ShèXiānɡKé别名臭子壳、麝壳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。将香腺囊对剖,取去麝香,剩下的外壳,干燥后即成。生境分部主产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内蒙古等地。性状多顺剖成2瓣或4瓣,基部相连。厚约3~5毫米,起层,内表面有一层棕红色的薄膜,称"油皮",中层称"银皮"。质坚韧,有浓厚的麝香气味。以身干、个大、香气浓厚者为佳。性味性温,味辛,无毒。归经入脾经。功能主治通关利窍,消肿解毒。治疔毒肿痛,痈疽久拦及疮疖硬痛。银皮:贴痈肿红痛。用法用量内服:入散剂,5~8分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入膏药敷贴。注意气血虚者勿用。复方①治疔疮红肿:麝香壳、苍耳虫、冰片。共为末,麻油调涂。,②治痈疽久烂:麝香壳、花蕊石、龙骨、蛤粉、冰片、银朱。共为末,外涂。,③治乳痈发背
拼音LìYè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。功能主治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喉疔火毒,煎服(二至三钱)。",②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为收敛剂。外用涂漆疮。"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拼音LìYè出处出自《滇南本草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板栗的叶。,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taneamollissimaBl.,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,多鲜用。原形态落叶乔木,高15-20m。树皮暗灰色,不规则深裂,枝条灰褐色,有纵沟,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。冬芽短,阔卵形,被茸毛。单叶互生,叶丙长0.5-2cm,被细绒毛或近无毛;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8-18cm,宽5.5-7cm,先端渐尖或短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两侧不相等,叶缘有锯齿,齿端具芒状尖头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羽状侧脉
拼音YànWō别名官燕、白燕、灰腰金丝燕、爪哇金丝燕、单色金丝燕、南海金丝燕来源雨燕目雨燕科灰腰金丝燕CollocaliainexpectataHume.;爪哇金丝燕C.thunbergi;单色金丝燕C.unicolorJordon.;南海金丝燕C.linchiaffinisBearan.,以燕窝入药。生境分部福建、广东(海南岛)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日本、泰国。功能主治养肺阴,化痰,止咳。主治肺虚痨嗽,咳喘,咯血,痿损潮热等症。用法用量1~2钱。备注燕窝生海岛断崖峭壁岩洞间,产期分三期,头期为毛燕,二期为白燕,三期为血燕,以白燕为佳,色黑含毛较多者质次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拼音YànWō别名燕窝菜(《闽部疏》),燕蔬菜(《纲目拾遗》),燕菜(《
拼音FéiZàoHé别名肥皂子(《药材学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。9~10月间采取果实,干燥后剥取种子,晒干,置干燥处,防蛀。性状干燥种子呈类球形,一端略狭尖,长1.5~2厘米,阔1.5~1.8厘米,厚1~1.2厘米。外皮黑色,光滑,种脐位于尖端呈棕色点状。剥开种皮,见白色子叶2片。以个大、黑褐色、饱满坚实、有光泽、无霉蛀者为佳。性味《纲目》:"甘,温,无毒。"功能主治吐顽痰,治风秘,下痢,疮,癣。,①《纲目》:"除风气。",②《本经逢原》:"治大肠风秘。",③《本草求真》:"治头面霉疮。",④《本草求原》:"吐顽痰。",⑤《药材学》:"治风湿,下痢,疮癣,淋疾。又用为祛痰剂、利尿剂。"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拼音FéiZàoHé英文名
拼音XiānɡShíTénɡGuǒ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。秋、冬采收,蒸后取出晒干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香石藤"条。性味酸咸,温。功能主治益精固肾,治神经衰弱。香石藤果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拼音XiānɡShíTénɡGuǒ出处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味子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。,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sandralancifolia(Rehd.et.Wils)A.C.Smith[S.sphenantheraRehd,etWils.var.lanci-foliaRehd.et.Wils.,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未脱落时采摘,拣去果枝及杂质,晒干。原形态落叶木质藤本。茎较纤细,小枝圆柱形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1
阿胶一名最早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梁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记载:“出东阿,故曰阿胶。”阿胶之名因源于山东东阿县,故名“阿胶”阿胶一直被公认为治病圣药,滋补佳品,在晚清就帮了娘胎里的同治皇帝一个大忙。当时的慈禧太后,小名叫小兰儿,地位虽然不算高,架不住运气好,咸丰皇帝偶然“临幸”了她一回,小兰儿竟然给皇帝怀上了龙子!可还没顾上怎么高兴,就出现胎漏出血,随时都有流产的可能。在皇帝与名医们全都束手无策之际,东阿人陈宗妫逆转乾坤,上书建议小兰儿服用阿胶。小兰儿服用后,竟药到病除,血止痊愈,后来产下龙种同治皇帝,从此地位一路飙升,母以子贵,直到成为晚清真正意义上的最高统治者,传说李世民起事后,在山东境内遭到强人王世充挥军抗拒,人困马乏,引军进入东阿县休整。东阿人以阿胶熬汤来拥军,原本疲惫不堪的李氏大军第二天
自古以来,阿胶就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的养生佳品,并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保健价值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将阿胶列为“上品”,称其“久服,轻身益气”。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,养生意识的逐步增强,民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服用阿胶来养生如果你面临以下困惑,可以服用阿胶试试:1、体质差,常感冒《本草汇言》载:“(阿胶)培养五脏阴分不足之药”。意思是:阿胶作为药用,可以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,内脏功能相互协调,从而保证人体有一个良好的体质状况。 ,经现代研究发现,阿胶含有丰富的益于吸收利用的蛋白质。补充这类蛋白质具有非常好的补养作用——使体质增强,在感冒高发的秋冬季节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。2、衰老得太快中医认为,肾有藏精、主发育生殖、主水液代谢等功能,被称为“先天之本”。人体的衰老快慢与寿
拼音XiáoMǐCǎo别名心木涕区蒺(藏名)。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。7~8月采收。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10~20厘米。茎直立,少分枝,散生白色微卷毛,混杂有少数腺毛。叶对生,倒卵形至长圆状菱形,先端钝,基部楔形,每边具2~4个钝或尖头齿,密被短腺毛。穗状花序顶生,花密集,苞片叶状;花冠2唇形,淡黄白色,上唇2裂,下唇3裂,先端稍有凹缺。蒴果长椭圆形,与宿存的花萼近等长。生境分部生于山坡、田野草丛中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,除烦,利尿。治热病口渴,头痛,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拼音XiáoMǐCǎo英文名HerbofRegelEyebright别名芒小米草、药用小米草出处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药材基源:
阿胶可以帮助女性补气血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,所以,很多女性朋友都会自己去买来吃,但是阿胶样式五花八门,让人不知道怎么挑选。那么,如何挑选阿胶?阿胶有哪些功效及作用?哪些人不宜吃阿胶呢?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!,,1、挑产地,阿胶是以驴皮为原料,经煎煮、浓缩等50多道工序炼制而成的固体胶块,具有补血滋阴、润燥止血的功效,一般以产自山东省东阿县的最为正宗。,2、挑年份,古话说:人参要新,阿胶要陈。目前,从阿胶的保质期来看,多是5年,但只要保存得当,放置在阴凉干燥处,温度低于25℃以下,打开时无腥臭味、霉点,一般都可以使用。有实验表明,正品阿胶如果保存得当,经百年而功效不散。,3、看外表,阿胶为长方形或方形块,质硬而脆,无油孔、气孔及明显刀纹。正品阿胶平滑有光泽,断面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,胶块表
柠檬水颜值还不够?鲜榨果汁太平凡?雪碧可乐用来招待闺蜜是不是不健康?那么,就来一杯健康及颜值双拥的阿胶红糖姜茶吧!为什么要喝阿胶红糖姜茶因为健脾暖胃男人不可一日无姜,女人不可一日无糖。生姜粉有很好的祛寒、温胃的作用,红糖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,具有益气补血,健脾暖胃,活血化瘀的功效,是女人不可或缺的补益良品。祛风散寒藏器曰:诸胶皆主风、止泄、补虚,而驴皮主风为最。阿胶有很好的预防风邪的作用,能祛除表里、经络、腑脏间滞留的风邪。同时阿胶、红糖、姜粉都有祛寒的作用,能祛除体内寒气,尤其是治疗女子宫寒有很好的作用。补血益气阿胶是传统的补血圣药,能促进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增值分化,提升血液中血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,从而达到补血效果。红糖中含有的叶酸、微量物质等可加速血液循环、增加血容量的成分,刺激机体
拼音BáDúSàn别名小黄药、小迷马桩、迷马桩棵、小克麻、巴掌叶、肯麻尖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四川黄花稔SidaszechuenensisMatsuda,以全株入药。秋末采收,洗净切碎,晒干备用。性味苦,平。功能主治调经通乳,解毒消肿。用于闭经,乳汁不通,乳腺炎,肠炎,痢疾;外用治跌打损伤,痈肿。用法用量1~3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拼音BáDúSàn别名王不留行(《滇南本草》),小黄药、小迷马桩、迷马桩棵、小克麻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小拔毒、尼马庄柯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拔毒散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直立半灌木,高约1米余。茎紫褐色,疏被星状毛。下部叶宽菱形或扇形,长宽约2.5~5厘米,基部楔形,先端尖或圆,边
拼音HónɡFūYánɡ出处《湖南药物志》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。秋季采挖。原形态落叶乔木,高7~12米。小枝被有短柔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7~11片,最多可达17片,叶轴的上部有狭翅或在幼时叶轴全部有翅;小叶无柄,小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7~1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全缘,下面脉上被短柔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11~20厘米,具开展的分枝,被细柔毛;花小,白色;花药紫色。果序下垂,核果红色,近圆形,密被柔毛。花期5月。果期9~10月。生境分部生山坡灌木丛中。分布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功能主治①《湖南药物志》:"治痢疾。",②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涩肠。治痢疾,腹泻。"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拼音TánɡLí别名杜、甘棠(《诗经》),杜梨(陆玑《诗疏》),杜棠(《尔雅》郭璞注),野梨(《纲目》),土梨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棠梨的果实。原形态落叶乔木,高4~10米。树皮灰褐色,纵裂;幼枝黑褐色,被绒毛,有时具刺。单叶互生;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4~11厘米,宽2~5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阔楔形,边缘锯齿尖锐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睛绿色,初时有绒毛;叶柄长2~5厘米。花白色,直径2~3.3厘米,先叶开放,8~10朵,成伞房花序;花梗长1~2.5厘米;花萼5裂,裂片披针形,有密绒毛;花瓣5,倒卵形。先端圆形,基部狭小;雄蕊多数;花柱2~3。梨果球形,直径1~1.6厘米,褐色,有白色斑点,萼脱落。花期4~5月。果期10月。,本植物的枝叶(棠梨枝叶)
拼音LónɡYǎnShū来源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。,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xagoniaapiaria(Pers.)Fr.[PolyporusapiariaPers.],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子实体韧革质至韧木栓质,侧生无柄。菌盖半圆形、扇形至肾形,(2.5-13)cm×(4-22)cm,厚4-7mm,盖面暗褐色,有不明显的同心环纹,初期有不明显的深色分枝的粗毛,渐脱落;盖缘锈褐色,薄而锐。管口面褐色,渐呈青灰色;管口大,角形、蜂窠状,近基部每1cm间3-4个,近边缘处每1m间5-6个,管内常呈灰白色。菌肉锈褐色、薄,1-2mm。子实层中有明显的锥形刺状体,突出于实层110-170μm,基部褐色,粗22-26μm,上端无色或近无色。孢子
拼音ZhúYèJiāoYè出处《湖南药物志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叶片,夏、秋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竹叶椒"条。功能主治治腹胀痛,肿毒,乳痈,皮肤瘙痒。复方①治腹胀痛:竹叶椒叶、吴萸子捣烂敷脐上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,②治肿毒:竹叶椒叶煎水洗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,③治乳痈:鲜竹叶椒叶捣烂调酒敷患处;另用鲜根一两,水煎调酒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,④治皮肤瘙庠:鲜竹叶椒叶,桉树鲜叶各半斤。水煎洗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,⑤治蛇毒:竹叶椒叶捣敷患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拼音ZhúYèJiāoYè英文名LeafofChineseWingleafPrickyash出处出自《湖南药物志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armatum
拼音YánɡJiǎoNiù别名羊角纽(《本草求原》),羊角藤、倒钓笔、羊角捩(《岭南采药录》),羊角扭、羊角藕(《中国药植志》),断肠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;羊角柳(《广东中药》Ⅱ),沥口花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,打破碗花、武靴藤、鲤鱼橄榄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中国药植志》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根或茎叶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灌木或藤本,直立,高达2米,秃净,多匍枝,折之有乳汁流出。小枝通常棕褐色。叶对生,具短柄,叶片椭圆形或矩形,长4~1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,全缘,厚纸质,两面均秃净。花大形,黄白色,顶生或3花合生呈聚伞花序;花梗纤细,长约1厘米;萼下有苞片1对,狭线形;萼5裂,裂片披针形,长约10毫米,淡黄色;花冠黄色,漏斗形,花冠筒长约1.2厘米。
关于我们 |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|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|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| 杨氏手工阿胶糕 |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
©2020-2023 zyysw.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