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阿胶典故 - 第9页

阿胶百合薏米绿豆粥与孝圣宪皇后

2020年03月25日 18:27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17
阿胶百合薏米绿豆粥与孝圣宪皇后

风靡中华及飘洋海外的清宫剧《甄嬛传》可谓捧红了孙俪,更将钮祜禄氏传奇的一生展现在观众面前,电视剧毕竟戏说成分居多,历史上的钮祜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?她是否也如电视剧里所说爱吃阿胶滋补呢?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,满洲镶黄旗人,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。她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父。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、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。 ‍。钮祜禄氏在十三岁时,即1704年(康熙四十三年)被指婚给当时26岁的胤禛,由于其父亲凌柱身份官位不高,而当时胤禛的封爵是贝勒,所以当时钮祜禄氏是格格身份。康熙五十年生弘历,即乾隆皇帝,也没有因生下弘历提升地位,十余年间皆号格格。康熙年间,雍正患上了时疫,病情非常严重,几乎丧命,钮枯禄氏侍奉殷勤,煎汤熬药,无不周到。为了雍正尽快康复起来,

李鸿章为什么吃着阿胶去欧美?

2020年03月25日 16:43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60
李鸿章为什么吃着阿胶去欧美?

。台湾著名作家高阳有一首诗评价李鸿章:。一生荣华出曾门,三朝辅政至中堂。少时有志匡华夏,老来失策亲虎狼。马关喋血卖国契,糊裱难堵漏风墙。辛丑叠恨终呕命,至死屈身背骂名。。。

阿胶何首乌粥与大明国母张太皇太后

2020年03月25日 10:06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99
阿胶何首乌粥与大明国母张太皇太后

明朝最尊贵的国母当属明仁宗的诚孝张皇后,被后世誉为女中尧舜,据谷应泰《明史纪事本末》:宣皇晏驾,新主幼冲。王振以青宫旧侍,俨然自负顾命。其时三杨犹在位也。太后贤明,有汉马氏、宋高后风。那么,这位历经洪武、建文、永乐、洪熙、宣德、正统六朝的传奇女性,是如何保养凤体,得以长寿稳操大明江山的呢?我们先来了解张氏一生的履历,她历经燕世子妃、皇太子妃、皇后、皇太后、太皇太后,张氏孝谨温顺,侍奉成祖夫妇尽心周到,经常将成祖夫妇御赐的阿胶熬成热汤,每日三盏,不仅自己凤体调理得当,还令成祖夫妇亦滋养得体,所以很得成祖与徐皇后的欢心。朱高炽因为多次被朱高煦离间,加之身体肥硕,无法骑射,毫无朱棣马上雄姿,朱棣屡次想另立太子,张氏所生长子朱瞻基聪慧好学,深得成祖宠爱,成祖也很喜爱张氏这个儿媳妇,所以最后为了这些原

胶桂花醪糟和大唐杨贵妃

2020年03月22日 20:42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89
胶桂花醪糟和大唐杨贵妃

1.选粒大而均匀的糯米,淘洗干净,放入瓦钵内,加清水淹没浸泡1小时,用筲箕沥干。2.木甑放置蒸锅上,待甑内上汽之后,将糯米均匀松散地舀入,加盖用旺火蒸1.5小时。取出倒在大筲箕内摊开,用10000克清水从糯米上淋下过滤,使淋散沥冷的糯米温度保持在30~32℃。3.将蒸熟的糯米和百年堂阿胶粉舀入瓦钵内,把醪糟曲碾成细粉,顺着一个方向用手均匀地加入。然后用木棒抹平,中心处挖一个深、宽各2寸的圆洞。钵面遮以消毒布,盖上木盖,外面罩上麻袋,放入专制的发酵锅内发酵,发酵温度应保持30℃~32℃。发酵时间夏季一般24小时,冬季48小时,春秋季36小时。醪糟在发酵钵内浮起,呈竹叶色即成。

阿胶梁王鱼和梁太祖朱温

2020年03月22日 10:52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76
阿胶梁王鱼和梁太祖朱温

梁太祖朱温以乾坤之势结束大唐国祚,建立后梁王朝,他没有忘记布衣期间吃的那道梁王鱼,成为皇帝后,御厨专门又以千年滋补圣药阿胶搭配,一道阿胶梁王鱼色泽金黄,阿胶、火腿、冬笋、海参四色相映,汤汁浓厚,质地腴美鲜嫩、酥香,寓意吉祥。“风云已过山河在,御赐琼楼何处寻。当年鱼头君独占,一朝霸业十七秋”。这首诗叙述的是一件梁王鱼烹饪轶事。唐末朱温(后称梁王),他末第时,准备投黄巢起义军。其义兄义弟为他饯行,特制烧黄鲇鱼头,酒菜摆好,义弟去找义兄,在迟迟未到时,朱温竟把鱼头吃光。神话传说,当年朱温吃的是鳌鱼化身之头,因他独占鳌头,而后称帝,并把砀山城门楼扩建三层,这道有寓意的菜名也就传了下来。因其国号为梁,故菜又称梁王鱼。。朱温成为皇帝后,沉湎享乐主义,坐拥诸多美人在怀,又畅想长生不老,奈何军国政务悉数由

假如三国有阿胶,也许他的命运不会如此

2020年03月22日 03:38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71
假如三国有阿胶,也许他的命运不会如此

创业才俊曹操,小名阿瞒。自小头脑灵活,聪明伶俐,常常伙同袁绍一起恶作剧,竟有一次两人趁人新婚之夜盖头未启将人新娘劫走打趣。正所谓顽主少年,桀骜不驯,甚是精力充沛。创业之后,阿瞒眼见着起高楼,眼见着宴宾客,忙的无暇自顾。仕途倒也平步青云,如日中天。财富、地位、女人无所或缺。然,越到创业的攻坚期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,日理万机、宵衣旰食,终于导致气血两虚,头昏头疼。一日,阿瞒头疼的厉害,喊来了神医(是真的神医,不是洪斌巫婆)华佗,华佗给出一方,开颅取痫即可除根。阿瞒生性狐疑,疑华佗要借行医之事做行刺自己之实。。在当时的年代做这个手术,风险可谓不说不大。但是好在有华神医主刀,胜算还算是不小。但毕竟人心隔肚皮,台下大臣各个对自己俯首称臣,但不少皮里阳秋,心怀旧汉。阿瞒不得不仔细考量这这其中诡谲,便不愿

宋宁宗和阿胶野鸭桃仁丁

2020年03月20日 15:21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38
宋宁宗和阿胶野鸭桃仁丁

宋宁宗是宋朝历史上,少有的及其注重饮食养生的皇帝,那么宋宁宗养生轶事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?。。据悉,宁宗宫中有两位小太监,经常背着两扇小屏风作宁宗的前导。随便到什么地方,总把屏风面对自己。屏风上写着戒条:“少饮酒,怕吐;少食生冷,怕痛。”把两事写在两扇屏风上,屏风用白纸作底,边上糊着青纸。一次到后苑游玩,有人劝宁宗喝酒与吃生冷食物,他就指屏风上戒条给对方看,大臣们也就不敢了。每次进酒,都不超过三杯。由此可见,宋宁宗自身保养意识非常具有自律性,而且他不仅知道哪些食物不适合自己的身体,还诏令太医署为其配置多款膳食,以滋圣体,那么宋宁宗的滋补膳食列单究竟是怎样的呢?以至于宫廷内外无不想去瞧一瞧。。这要从宁宗性情开始说起,他为人尚不失仁厚,对民间疾苦颇为关心和同情。宁宗几乎每年都颁布蠲免各种赋税的诏

传承千年文化——阿胶起源篇

2020年03月20日 06:08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20
传承千年文化——阿胶起源篇

上至皇亲国戚、达官贵人,下至黎民百姓、商贩之家,阿胶以其老少咸宜、滋补功效卓著而历经千年不衰,且流传甚广,成为与人参、鹿茸并称的三大国宝。在我国的外交史上,阿胶与瓷器、丝绸、茶叶共同被誉为“中国四大国礼”,丝绸之路、郑和下西洋、茶马古道等历史记忆中都有阿胶的影子。

阿胶百花糕与帝女宠儿李静训

2020年03月18日 15:11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01
阿胶百花糕与帝女宠儿李静训

隋朝帝女千金李静训,九岁女童,字小孩,陇西成纪人。家世显赫,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,祖父李崇,是一代名将,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,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,官至上柱国。开皇三年(583年),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战争中,以身殉国,终年才48岁。李崇之子李敏,就是李静训的父亲。隋文帝杨坚念李崇为国捐躯的赫赫战功,对李敏也倍加恩宠,自幼养于宫中,李敏多才多艺。李静训其母为前朝北周公主宇文娥英,乃杨丽华独生女。当然,李静训得以如此显赫,最重要的是其背后还有一个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风光的外祖母——杨丽华。她是前朝北周皇太后,也是隋文帝的公主。李静训其父系乃功勋贵族,其母系乃皇家帝女,一身全系北周和隋朝的荣华,当之无愧为帝女千金。史书记载:“训承长乐,独见慈抚之恩,教习深宫,弥遵柔顺之德”。可见,李静

阿胶枸杞山药排骨煲与东汉名医张仲景

2020年03月18日 11:17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27
阿胶枸杞山药排骨煲与东汉名医张仲景

南阳市有座医圣祠,纪念一代医圣张仲景,他是中医界的一位奇才,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,有丰富的临床经验,以精湛医术救治病人,所撰写的《伤寒杂病论》亦是一部奇书,治疗伤寒热病,有独特的功效。那么,《伤寒杂病论》为何会被后世奉为医学界的奇书呢?。。其实,《伤寒杂病论》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,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才越来越显露出来,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,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“医圣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由晋代至今,整理、注释、研究《伤寒杂病论》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。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(相当于我国宋朝)以来,研究《伤寒论》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。此外,朝鲜、越南、印尼、新加坡、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。目前,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仍是我国

阿胶黑糯米粥和东汉乐平公主刘小迎

2020年03月18日 06:51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75
阿胶黑糯米粥和东汉乐平公主刘小迎

有美诗曾云:眉如翠羽,肌如白雪,腰如束素,齿如含贝。这段诗词辞藻华丽,勾勒楚楚动人的美人形象,令无数男儿痴迷向往。据悉,这段诗词所描绘的美人乃是乐平公主刘小迎,她是东汉第二任皇帝明帝刘庄的第十个女儿。另据《后汉书》记载:刘小迎乖俐,能文兼武,婉瘗有节,甚得章帝爱,迨帝即位,亟予封号,曰:乐平。我们通过史料,可以得知刘小迎美貌天仙、文武双全,是一位全能型的汉朝帝女,深受皇帝的珍爱,奉为独一无二的掌上明珠。那么,刘小迎是如何保养凤体,得以美颜汉宫,文武多才,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呢?, ‍。原来,刘小迎的母妃乃低微宫女出身,与其他贵族出身的嫔妃格格不入,所以刘小迎和母妃从小就受尽那些贵族嫔妃的冷嘲热讽,连带那些皇子公主也嫌弃刘小迎。好在,刘小迎的母妃出身武行,会点拳脚功夫,在这种生长环境

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邓拓与阿胶

2020年03月18日 00:20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09
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邓拓与阿胶

邓拓《燕山夜话》中写道:“而且,牛的全身确实都是宝。牛肉、牛奶富于营养不必说了,牛皮可以制成最好的皮革,还可制成阿胶,用它治疗浮肿有特效,这些也是人所共知的。”,邓拓(1912—1966),原名邓子健、邓云特,福建福州人,无产阶级革命战士,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、政论家、历史学家、诗人和杂文家。他从小酷爱文学艺术,18岁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。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、《晋察冀日报》社社长兼总编辑、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。新中国建立后,历任《人民日报》社社长兼总编辑、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、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、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,并主编理论刊物《前线》。1961年3月,开始以马南邨(cūn)为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《五色土》开设《燕山夜话》专栏,共

古代诗人是如何赞美阿胶的

2020年03月17日 14:47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68
古代诗人是如何赞美阿胶的

阿胶糕中添加了红枣、芝麻、核桃等养生食品,与阿胶相比所含营养成分更加丰富,适宜全家老小服用。采用食品级真空包装,保存时间更长;同时方便携带,随时随地可以尽情享受。《秋叶梧桐雨*锦上花》元代*白朴,阿胶一碗,芝麻一盏,白米红馅蜜饯。粉腮似羞,杏花春雨带笑看。润了青春,保了天年,有了本钱。 阿胶糕的配方,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膏方:黑芝麻和核桃仁不但丰富了产品的口感,还让营养成分更加均衡和全面,起到滋补身体,提高免疫力的作用。《清森阁集*思生》明代*何良俊,万病皆由气血生,将相不和非敌攻。一盏阿胶常左右,扶元固本享太平。这是明代名士何俊良在《清森阁集》书中所附的一首诗,一向被引为经典,诗中所记乃其日服阿胶之事。《阿井胶泉》明代*吴铠,灵源疑出蛟龙窟,淑气原从天地贻。九土所钟惟上品,千年制

阿胶佛手排骨汤与明宫李选侍

2020年03月17日 12:46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01
阿胶佛手排骨汤与明宫李选侍

明末后宫风云突起,可谓千古未有之变局,一道阿胶佛手排骨汤,随着李康妃这位女主角进入了历史视野。。。李康妃,亦称西李。明光宗之妃,颇受宠爱,亦为明熹宗、明思宗之养母。生有皇四子怀惠王朱由模、皇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。初为选侍,光宗继位,欲封皇贵妃,皇贵妃册封礼将近,然光宗崩之,遂未封成,后熹宗继位,被尊为康妃。明末三大案之一——移宫案的主角。。王才人(孝和皇后)是太子长子朱由校(明熹宗)的生母,在当时太子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郭氏。郭氏病死后,王才人母以子贵,成为太子宫中实际地位最高的女人。但是西李恃宠而骄,根本不把王才人放在眼里,经常欺负她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年),西李不知因何故而生气,居然将王才人殴打凌辱致死。事后,西李未受任何处罚,反而获得了抚养王才人之子朱由校的资格,为自己捞得了一项

中药传奇故事——阿胶的传说

2020年03月16日 08:20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99
中药传奇故事——阿胶的传说

相传唐朝初年,山东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,男的叫田铭,女的叫阿娇,两人靠贩驴过日子。成亲五年后阿娇有了身孕,不料,阿娇分娩后因气血损耗,身体很虚弱,整日卧病在床,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,也不见好转。阿铭听人说驴肉能补身子,心想:让阿娇吃些驴肉,也许她的身体会好起来。于是,就叫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,把肉放在锅里煮。谁知煮肉的伙计嘴馋,肉煮熟了,便从锅里捞出来吃,其他伙计闻到肉香,也围拢来吃,这个尝尝,那个尝尝,一锅驴肉不大会儿全进了伙计们的肚里。这下,煮肉的伙计着了慌,肉都吃完了,拿什么给女主人?无奈,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,升起大火煮起来,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。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,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,汤冷后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胶块。伙计尝了一块,倒也可口,于是把这驴

阿胶的故事——杨贵妃与阿胶还有这渊源?

2020年03月16日 05:46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80
阿胶的故事——杨贵妃与阿胶还有这渊源?

“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;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,这是大诗人白居易对杨贵妃肤若凝脂的描写。大唐盛世时期,精致的美颜秘方只是深宫别院的独享,唯有后宫佳丽才能收获光彩照人的喜悦。她们为历史留下了无数千古流传的惊艳,而杨贵妃,便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个。。一代“诗王”白居易在千古名篇《长恨歌》中曾曰:"回眸一眼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",巧妙勾勒出杨贵妃精致无瑕之绝美面容。翻开历史画卷,跨越千年,让我们在记忆中,去解开这美丽长存的不朽之谜。众所周知,唐朝是中华民族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,,杨贵妃名列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,可谓是天香国色,她身姿丰盈,善歌舞,通音律,是唐代宫廷音乐家、舞蹈家,曾编曲编舞了著名的《霓裳羽衣曲》,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也是极为鲜见的,可以说杨贵妃不仅仅是一

阿胶杏仁粥一个开始于宋代的故事

2020年03月15日 17:01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83
阿胶杏仁粥一个开始于宋代的故事

说阿胶杏仁粥是民间智慧,并不准确,考其出处,可谓源远流长。宋代《圣济总录》中分明记录有治疗咳嗽的阿胶饮,但是著名的儿科医学大家钱乙,在《小儿药症直诀》中载有阿胶散,又名补肺散或者阿胶补肺散,其实就是阿胶杏仁粥。杏与医学,有不解之缘。我们称赞医生高明或者高尚,往往用“杏林”二字。《神仙传》里记载道,“三国吴时,董奉居庐山,为人治病。病重者令植杏五株,轻者一株,数年,得杏十万株,号董仙杏林”。。以杏仁入药或者食用,《神农本草》表彰它的奇效,说是“杏仁主治咳逆下气”,有润肺、通肠止咳等功劳。孙思邈《千金方》中,建议老年人在寒来暑往的季节,多吃杏仁,这个方子对头晕者也有奇效。西医虽然与中医不同,但在杏仁的认知与使用上,却罕见的高度一致。不同的是使用方法不同,西医把杏仁制成杏仁油、杏仁水出售,治疗咳嗽

阿胶与汉少帝救母的故事

2020年03月15日 07:50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13
阿胶与汉少帝救母的故事

阿胶,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,与人参、鹿茸并称中药三宝。在我国有着长达2500年的使用史,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中,就已经有了阿胶的药用记载。自古以来,阿胶和瓷器,丝绸、茶叶,被定为交际国礼,跟着丝绸之路,郑和下西洋,茶马古道,晋商商道,传达四方,留下许多的传说和故事。被世人称为“中国四大宝”——瓷器,丝绸、阿胶、和茶叶。今日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阿胶与汉少帝救母的故事。东汉末年,兵祸连接,汉少帝被乱臣贼子董卓所害,少帝爱妃与儿子又被曹操兵马所追。母子俩踏上了漫漫的逃生进程。几经生死苦难,这对母子总算来了东海滨,乘渔船避居在现在的威海靖子头,以渔为生。因为多年的宫中排挤,加上战乱的流离失所,刘母的身体日薄西山。奄奄一息,只要出气,没有进气了,汤水欠好,大小便也没有了。其时一位老渔民通知没有

阿胶祛湿粥和悫惠皇贵妃佟佳氏

2020年03月13日 22:32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80
阿胶祛湿粥和悫惠皇贵妃佟佳氏

祛湿粥可以去风寒在古代有句老话叫: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。”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,与热在一起叫湿热,与风在一起叫风湿,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。湿邪不去,吃再多的补品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,隔山打牛。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、哮喘、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等疾病,甚至恶性肿瘤,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、痰湿有关。相传,在康熙后宫中有位悫惠皇贵妃,她常年服用阿胶祛湿粥得以凤体安康,延年高寿。这位悫惠皇贵妃乃佟佳氏,康熙帝妃子,满洲镶黄旗人,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庶女,孝懿仁皇后之同父异母妹,既是康熙帝的表妹,又是妻妹。生于康熙七年戊申八月,康熙三十九年32岁时初封为贵妃,时为康熙朝第三位贵妃,佟佳氏被册为贵妃,此前未有册封。当时仁孝皇后、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以及温僖贵妃均已去世,此时后宫既无

阿胶龙凤柔情与明朝恩爱帝后

2020年03月13日 16:43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86
阿胶龙凤柔情与明朝恩爱帝后

在中国封建帝制历史上,皇帝向来三宫六院,嫔妃诸多,但唯独大明王朝的明孝宗与张皇后伉俪情深,明孝宗作为史上最深情的皇帝,将皇后宠上了天,为她散尽后宫,天下无妃,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对一夫一妻的帝后。据《明实录》记载明孝宗与张皇后如民间夫妻般同眠共枕,同坐饮食,完全没有帝后的拘束,那么张皇后到底用了什么养颜固宠法宝牢牢拴住大明天子,只宠爱自己呢?我们先来总结明孝宗朱佑樘的一生,他绝不止是一个仁爱厚道的好人,一个夙夜图治令天下海晏河清的好皇帝,更是历朝帝王中近乎无与伦比的好丈夫,好父亲;甚至为了讨爱妻欢心,而不惜明知故犯,犯下一些明君本不当为的过失。 由此可见,明孝宗宠爱张皇后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性格仁厚,当然,也与张皇后每日以养颜润肤的阿胶汤滋养有关,阿胶乃补益气血的珍罕圣药,每年产量极

阿胶热冬果和唐朝宰相魏征

2020年03月13日 14:02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55
阿胶热冬果和唐朝宰相魏征

。【主料】:,百年堂阿胶、冬果梨、红枣、陈皮、冰糖、清水。制作流程:,1、将梨洗净、红枣泡好后洗净,先把梨和陈皮放入锅中,倒入清水,水量最好是没过梨,或者是没过梨的3/4;,2、大火煮开,待梨子变色后,放入冰糖和阿胶粉,开中火煮;,3、开中火边煮边注意水量,水少了要加上水;,4、煮到30分钟后,放入红枣。小火继续再煮,待梨子能用筷子轻松扎透,即可。

阿胶的历史起源这些你都知道吗

2020年03月13日 14:01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423
阿胶的历史起源这些你都知道吗

说起阿胶大家并不感到陌生吧!于是小编今天和大家谈谈阿胶的历史。阿胶是老少皆宜、滋补作用卓著、使用历史悠久的宝贵中药。但长期以来,阿胶是何人何时何地发明等问题一直没有系统的考证。阿胶的名称及来源阿胶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——“出东阿,故曰阿胶”。‍。傅致胶——始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今当地传说由傅氏和尚发明用驴皮加工成胶传与后人,为了纪念他,“致”通“制”,取“制造”之意。驴皮胶——始于《千金食治》。当时牛皮、驴皮和马皮等皆用于加工阿胶,但驴皮胶已被医家所单独认识。盆覆胶——始于《本草经集注》。陶弘景:“胶有清浊,凡三种:清薄者,书画用;厚而清者,名为盆覆胶,作药用之……浊黑者,可胶物用,不入药也”。《齐民要术》煮胶第九十,煮胶法中:“用盆凝胶后合盆于席上”,有“盆覆胶”之意,但文中没有此名。九

阿胶肥肠煲与混世魔王程咬金

2020年03月13日 11:19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18
阿胶肥肠煲与混世魔王程咬金

一锅阿胶肥肠煲,一员大唐好将军,混世魔王程咬金蛮力无比,可是与健脾养胃的阿胶肥肠煲有着千丝万缕的滋补联系。程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。东阿乃滋补国宝阿胶的产地,他的母亲常年为其熬制阿胶汤,连家里养的老母猪也在逢年过节为其进行滋补,尤其是程咬金的母亲炖的阿胶肥肠煲,可是程咬金最爱吃的膳食,阿胶肥肠煲令程咬金体格健壮,骁勇善战,善于骑马用槊击刺。。大业六年(610年)起,盗贼蜂起,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,护卫乡里。后来归附李密,得到重用,为内军骠骑之一。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勇烈之士八千人,隶属四骠骑,分为左右,号称内军。李密常对人说:“这八千人抵得上百万大军。”程咬金管领四骠骑之一,所受恩遇特别隆厚。王世充与李密决战时,程咬金率领内骑扎营于北邙山上,单雄信率领外骑扎营于偃师。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,李

那些“书信”中的阿胶

2020年03月12日 22:24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02
那些“书信”中的阿胶

当年朱熹孝顺之德尽人皆知,可事与愿违,朱熹的老母亲时常生病,体质很差。一次,他到达山东境内,见到很多老人家不仅高寿,且面色红润,声音洪亮,步伐稳健,完全不像年纪已近百岁的老人。从当地人口中得知,此乃阿胶所赐,在山东很多地方,老人都有长年吃阿胶的习惯,阿胶能补气养血,滋补健身。朱熹赶紧给老母亲运回大量阿胶,并附信一封。  信中提到的养生之道有三个要点:第一是劝告老人保持良好平和心态;第二是注意饮食方式及营养结构;第三是在正常饮食之余,进行必要的补养,而阿胶丹参就是最相宜也最适合持续服用的日常滋补品。。。。

阿胶白云猪手和宋明帝刘彧

2020年03月10日 13:47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02
阿胶白云猪手和宋明帝刘彧

一道阿胶白云猪手,嚼一口清脆滑口,胶香留齿,令宋明帝刘彧爱不释口。相传,白云山有座寺庙,寺庙后有一股清泉,那泉水甘甜,长流不息。寺庙有个小和尚,调皮又馋嘴,从小喜欢吃猪肉。出家后,他先打杂为和尚煮饭。有一天,他趁师父外出,偷偷到集市买了些最便宜的猪手,正准备下锅煮食。突然,师父回来,小和尚慌忙将猪手扔到寺庙后的清泉坑里。过了几天,总算盼到师父又外出了,他赶紧到山泉将那些猪手捞上来,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,这些猪手不但没有腐臭,而且更白净。小和尚将猪手放在锅里,再添些糖和白醋一起煲。熟后拿来一尝,这些猪手不肥不腻,又爽又甜,美味可口。小和尚又惊又喜,此后他不但自己开了荤,引得其他和尚也破了戒斋。后来,白云猪手传到民间,人们如法炮制。‍。太初元年(453年)宋孝武帝即位后,因为同年刘彧生母沈容姬过

阿胶杞子粳米粥与和硕豫亲王多铎

2020年03月10日 11:50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17
阿胶杞子粳米粥与和硕豫亲王多铎

2002年清宫电视剧《孝庄秘史》风靡大江南北,清初各色历史人物粉墨登场,诠释了乱世满蒙儿女的意气风发,其中多尔衮的亲弟多铎,亦如翱翔于苍穹的海东青,勇敢而洒脱。据史记载:爱新觉罗.多铎,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,多铎经年征战在外,22岁挂帅,战功显赫:顺治元年(1644年),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,击败李自成军。旋挥师破扬州,杀史可法;下江南,俘南明福王,晋和硕德豫亲王。顺治帝嘉许其为国效力,特赐千年补血圣品阿胶。明代医学典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阿胶,出东阿,故名阿胶。每年冬至时令,齐鲁优秀熬胶匠采东阿水、乌驴皮,经七七四十九道古法工艺熬制而成,胶香四溢、色透如琥珀,极具气血双补、健脾养胃的功效,每年产量极低,故而弥足珍贵,就连皇室都难得一求。多铎大福晋参照医书典籍,将阿胶以黄酒烊化熬成汤汁,

阿胶旱莲草红枣汤和阿胶旱莲草红枣汤和明朝太史公刘若愚

2020年03月09日 14:48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338
阿胶旱莲草红枣汤和阿胶旱莲草红枣汤和明朝太史公刘若愚

在中国历史上,历朝历代均修葺史书,以备名留青史,尤其以二十四史系列影响力最广泛,而二十四史首当其冲的便是汉代司马迁所写的《史记》一书。司马迁当年是在受宫刑,在狱中完成后世之作《史记》,而在明朝亦有一位宦官刘若愚因诬告下狱,悲愤之余,效仿司马迁于狱中写下惊世之作《酌中志》,那么这位刘若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名留青史的太史公呢?原来,明朝太史公刘若愚,博学多才,经管文书,供职司礼太监。崇祯二年,若愚受阉党蒙冤下狱。刘若愚乃效太史公司马迁之榜样,发愤著书,呕心沥血,详细记述了自己在宫中数十年的见闻。沉冤得雪出狱后,刘若愚因患肝肾阴虚,腰膝酸软,而卧病不起。崇祯帝感念刘若愚其以往忠心耿耿,蒙阉党诬告而吃尽苦头,遂赐予皇家滋补御品阿胶以调理病体。阿胶,出东阿,故名阿胶,每年冬至时令,采东阿水、乌驴皮经七

胶茯苓饼和慈禧太后

2020年03月09日 11:24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80
胶茯苓饼和慈禧太后

。。。。

陆游的阿胶枸杞粥

2020年03月08日 04:58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67
陆游的阿胶枸杞粥

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得享85岁的高寿。据文献记载,陆游在晚年曾因肾气渐亏、肝阴不足而出现了两目昏花、眼力不济的情况。就在那时,他对滋养自身。最后食用粥进行调养。他服用胶杞粥进行调治,这种粥是以阿胶、枸杞熬制的。根据自己的养生经历,他留下了“世人个个学长年,不悟长年在目前。我得宛丘平易法,只将食粥致神仙”等关于食粥养生的诗句。粥清淡可口、容易消化、极富营养,并具有生津益气的作用。中老年人(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中老年人)的新陈代谢功能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会逐渐减弱,因此最适合食粥。北宋文学家张耒在《粥记》中说,“每日食粥,所补不细,又极柔腻,最为饮食之妙诀。粥可实五脏六腑之气,且能逐热,一饮汗尽,二饮热去,三饮病已。”清代的医学家王孟英更将粥誉为“世间第一补物”。中医认为,阿胶和枸杞味甘、性平,具有

此人是大一统皇朝的开国皇帝-司马炎—阿胶帝皇田鸡汤

2020年03月07日 02:15 | 分类:阿胶典故 | 浏览:276
此人是大一统皇朝的开国皇帝-司马炎—阿胶帝皇田鸡汤

一道阿胶帝皇田鸡汤,鲜美爽口,滋养圣体,更成为西晋宫廷只有皇帝司马炎才能享用的滋补膳食。司马炎即晋武帝,晋朝开国皇帝。晋宣帝司马懿之孙、晋景帝司马师之侄、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、晋元帝司马睿从父。咸熙二年(265年)袭父爵晋王,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,国号晋,建都洛阳,改元泰始。咸宁五年(279年),司马炎命杜预、王濬等人分兵伐吴,于次年灭吴,统一全国。建国后,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,并颁行户调式(包括占田制、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)。太康年间,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,史称“太康之治”。司马炎是学者皇帝,以礼制经义治国,秉性宽容,施政有方,分八公架空三公九卿,以三省六尚书三十五曹代为施政,奠定三省六部制雏形,颁布第一部儒家法典《泰始律》。天下民众在百年分离战乱后,迎来一个“牛马被野

阿胶知识排行榜

阿胶问答

阿胶怎么吃

阿胶的功效

阿胶典故

养生知识

阿胶糕

阿胶粉

阿胶枣

阿胶膏

阿胶浆

阿胶固元膏

    搜索阿胶优惠券

关于我们 |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|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|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| 杨氏手工阿胶糕 |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

©2020-2023 zyysw.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-15